1895年應國宣教師梅監霧牧師和蘭大衛醫生受派到中部宣教,選擇彰化為據點,時常來臺中關懷。1898年初,梅牧師拿出100元交給吳兆祥,託其覓屋置堂,遂覓得臺中街三三三番地(今教會左側巷內)一間土角草厝,經幾位求道者同心協力奉獻將其購下,於是年5月8日地一次在該屋禮拜,並命名東大墩佈道所。這就是本會之誕生日及原名。時至今日已經103年了
柳原教會是台中市最早的一所教會,創立於1898年,原址位於現址對面暗巷內,1916年才原貌搬遷到現址,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是中部地區罕見的歐式風味的教堂建築。柳原教會全區共有二座不同時期興建的教堂,舊教堂是日治時代所興建,帶有濃厚的歌德式及巴洛克式建築色彩;新教堂建於1965年,一樣命名為「柳原基督長老教會」。舊教堂曾荒廢近三十年,為妥善保留此建物,教友與教會募捐自籌一千三百多萬整修舊教堂,使其成為兼具歷史風貌的福音殿堂
台中市文化局在民國九十年十月舉辦了「票選台中歷史建築十景」活動,柳原教會舊禮拜堂獲選為台中歷史建築第六景,並被列入台中市國中小學鄉土文化教材第二冊中-我們的台中市-建築篇-柳原教堂。此外,由築師雜誌社所舉辦年度建築大獎-「一九九九台建築獎」,柳原教會新大樓與舊大堂再利用獲佳作獎。
柳原教會係依照蘇格蘭式的教堂所興建,因而帶有濃厚的歌德式及巴洛克建築色彩。由於是「複製」蘇格蘭的禮拜堂,因此除了雨水排水口採用中國的吉祥物麒麟之外,其餘都看不出中國建築的影子。
【地址】 (400)臺中市中區興中街119號
【網址】http://www.liuyuan.org.tw/
週邊景點 台中公園 孔廟
週邊美食 一中街
柳原教會舊教堂平面圖,為簡單的長方形平面,是為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基本造型,稱為「巴西里卡」平面,其造價低廉,採光良好,視線絕佳,是最早簡單的基督教堂最好的範例
連雨水排水口都講究,是用中國式的鰲龍形象做成的,很特別...
斑駁的感動流竄於睫
這被歲月凌遲的木質紋理
恍若一開啟 就能窺探真相
教會的光影 赦免我多愁善感的肉身
我是追逐美麗 靈魂的遊子
日出的光 我得到救贖
告別 伊甸園的憂鬱
扶桑花紅上了牆
粉紅的臉龐 粉紅的愛情
窗欞訴說著許多秘密
扶桑倚在牆邊
充滿了驚嘆號
喧囂漾滿在耳際